宜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西河池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德治教化 [复制链接]

1#

□本报记者马艳

□本报通讯员韦朝阳

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7%、治安刑事警情同比下降9%、破案数同比上升19%,是广西唯一实现“两降一升”的设区市。

一集体一个人荣获平安中国建设先进表彰,5个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

硕果累累的背后,是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坚持以文化为载体,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筑根基、民俗文化促和谐、山歌文化强普法、孝善文化扬美德的新时代“德治”新途径,促进“德治教化”取得实效。

红色文化

培育核心价值观

“韦拔群为了革命事业,一家牺牲17人,他用满腔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践行了‘快乐事业,莫如革命’的铮铮誓言。”在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前来瞻仰的河池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不禁潸然泪下。

河池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全市拥有革命遗址遗迹、纪念设施多处,韦拔群纪念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河池宿营地旧址等1个国家级、17个自治区级、26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河池市将红色文化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充分利用拔群干部学院和*校开设*史特色专题课程30多门、现场教育课程20多门,面向全市各单位进行理论宣讲,实现市县乡村干部*史、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全覆盖,有效激发*员干部知史爱*、知史爱国的情怀。

同时,河池市将红色文化充分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家风家训、德育教育等内容中,强化教育引导、约束规范、实践养成,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提升个人品德的自觉性主动性,厚植基层社会治理的道德底蕴。

民俗文化

增进团结和谐

“每逢苗族苗年等民族传统节日,我们全村人都欢聚一堂联演联唱,热热闹闹庆佳节、欢欢喜喜话团结。”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总支部书记韦炳录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作为一个有着11个民族杂居的移民大村,陈双村以文化为纽带,深入推进“屯务联管,促进文明新风建设;生产联营,促群众脱贫奔小康;文艺联演,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婚嫁联姻,促进民族感情相通;治安联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品牌联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六联六促”工作模式,实现了从20世纪90年代大家语言不通、隔阂排斥,到如今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谱写“多民族一家亲”的幸福生活画卷,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称号。

陈双村是河池市以民俗文化为纽带推进基层治理、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的一个缩影。作为有5个民族自治县、11个民族乡,居住着47个民族的设区市,河池市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激发民族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实现群众由治理“对象”到治理“主体”的角色转换,为基层社会多元共治提供充足力量支撑。

同时,针对各民族群众常用本民族语言的情况,河池市推进“双语审判”“双语接访”“双语调解”“双语窗口”等便民服务措施,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双语”干部,及时倾听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山歌文化

加强普法教育

“邪教就是害人精,扰乱社会不安宁;相信科学反邪教,人民才能享太平。”

“可疑短信要注意,陌生电话要警惕;不理不信不汇款,小心谨慎防被骗。”

……

在河池,群众都有赶歌圩的传统习俗,每逢乡村圩日或民族节日,山歌手们会聚一堂,用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以“切切柳耶”“啰嗨”“柳郎咧”“嗦里嗦”等不同曲调的山歌,宣传反邪教、防电诈、扫黑除恶、法律援助、禁*防艾、食品安全等内容。

据了解,河池市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是广西山歌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美称。河池市将普法工作和挖掘本土山歌文化结合起来,着力打造河池“山歌普法”品牌,组建山歌协会、山歌普法队伍,创造山歌普法精品节目,利用巡回演唱、巡回播出等方式深入群众广泛传唱,既有力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娱生活,又让群众在欢笑中接受法治教育,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潜移默化融入群众生活,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孝善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

走进宜州区石别镇清潭村,映入眼帘的是清澈见底的水潭、错落有致的民宅、干净整洁的街道、热情好客的村民……如此安居乐业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清潭村*委书记、村委主任莫宣文表示,清潭村坚持以*建引领、以德治润心,充分挖掘孝善文化,组织评选“最美家庭”“十大孝子”等孝老敬亲活动,开展交通安全“零酒驾”创建活动,创建“乡贤评理堂”矛盾纠纷调解室,把好传统、好习俗根植到乡村振兴中,年该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清潭村是“德治”建设的典范,河池市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近年来,河池市积极打造长寿之乡“孝善文化”品牌,把尊老爱幼、乐善好施、邻里和睦等传统美德弘扬在新时代,有效转化为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觉行动。

巴马瑶族自治县在“候鸟人”集中的甲篆镇坡月村成立了“候鸟人”公益组织,积极参与旅游矛盾纠纷调解,实现“候鸟人”互助和自我管理。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老年协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禁*会“一约五会”村民自我管理机制,吸纳“五老”以及在当地群众中威信高、口碑好的村干部担任调解员,有效解决矛盾纠纷问题。

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多彩沃土,河池市充分融合了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充分聚民心、集民智、汇民力,让人民群众成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源头活水,在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的新征程中昂首奋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