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贤通讯员尚永江
12月1日中午,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虎乡龙虎街市场。10多家经营面条、排散的摊点一字排开,无人看守。顾客挑选后按照标注的价格,自觉将钱放在摊位上。
“大家如此放心经营,主要得益于治安环境好。”恭城县委常委、*法委书记朱桂斌介绍,近年来,该县大力开展“三心三治一守”活动,倡导全县人民崇尚忠孝心、敬畏心、互助心,实现基层自治、法治、德治,做到人人守规矩。如今,“千亩鱼塘无需看,万亩果园不用守;街上门面无人盗,农村住房不上锁”的美好愿景,正在瑶乡变成现实。
恭城的创新实践,是广西推广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截面。广西把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法工作紧密结合,积极补齐基层社会治理短板,攻克影响社会稳定难题,提升驾驭复杂局势能力,使“枫桥经验”从“点”到“面”在广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由“盆景”形成“风景”,成为推动广西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
强化*建引领
坚持*的领导,是社会治理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
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解放社区辖区内有学校、医院、银行等23家常驻社区单位。由于社区与驻社区单位*的组织互不隶属、行*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社区工作出现“不能管”“不让管”“不好管”等实际困难。
为解决这个难题,该社区*总支部牵头成立“社区大*委”,向各驻区单位*组织推选出的“社区大*委”成员颁发聘书,建立起社区区域化共治组织。
“‘社区大*委’充分借鉴‘枫桥经验’治理模式,是一个新型的社区治理工作新格局。”解放社区*总支部书记麦永秀说,社区内搭建了“社区大*委”、网格管理工作站、区域片区、楼宇网格联动的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实行“组织共建、设施共享、*员共管、活动共抓、事务共搞、社区共建”。
除了在城市社区成立“社区大*委”,宜州区还把基层*建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在农村行*村,建立以村*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
在庆远镇六坡村,10个*群理事会突出群众依法民主议事决策,强化*组织的引领作用,把公共事务管理放给群众,由群众依法民主议事,“*领民办、群众自治”的模式得到充分体现。
“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屏南乡合寨村,在自然屯成立驻屯联合*小组、屯级*群理事会、屯级产业协会、屯户主会议的“一组三会”*群共治机制,实现基层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
从“枫桥经验”到“宜州自治”,广西把加强*的领导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线,把*的基层组织作为“主心骨”,实现*领导下的*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