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桉树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主要谈的是桉树的适生问题,到底是广西选择了桉树还是桉树选择了广西。全文约字,阅读约需3分钟。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以及邻近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群岛,在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被欧洲的冒险家发现,并于19世纪开始引种至世界各地,广泛栽植于96个国家和地区。
桉树品种很多,适应性强,它的生长环境也很广,从热带到温带,从滨海到内地,从平原到高山,年降水量-毫升的地区都可生长。
但是,可以生长并不代表可以生产,可以进行大规模种植。
在我国,南到海南三亚,北到陕西汉中,都可以生长,比如南京、无锡、上海等城市都引种有桉树,但也仅仅作为庭园绿化之用。但稍微偏北一些,就长得并不好,甚至熬不过冬季的严寒,比如北京。
因此,应用于生产之上的树种选择就必须谨慎再谨慎,容不得半点马虎,特别是大规模种植的树种更不能随随便便选定,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试种研究。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并且与之相关的生产技术逐渐成熟。
尽管我国地大物博,树种资源丰富,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树种也很多,但真正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却很少。目前,我国公认的三大用材林树种,除了从南到北都有的松树之外,那就是北方的杨树和南方的桉树。
我们常把南方的桉树和北方的杨树,称为“南桉北杨”,就像农业上的南稻北麦一样。因为每个树种都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物候期,都有自己的适生条件和环境。
桉树喜光,喜湿,耐旱,耐热,畏寒,对低温很敏感。尽管广西的气候与原产地澳大利亚并不相同,但有相似之处,比如没有酷热也没有严寒,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很适合桉树生长。
但是,广西的气候也有南北之分,如果过北发展桉树,容易遭受雨雪冰冻危害,如年、年两次雨雪冰冻灾害,桉树都曾遭受较大损失,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呀。
因此,广西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已经明确桉树种植优先布局在年平均气温19.6℃以上、北纬24.5°以南区域,主要在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带的地区,包括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南宁、玉林、贵港、梧州、来宾等9个市,以及贺州的八步区、钟山县、桂林的荔浦市、平乐县、柳州的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河池的宜州区、金城江区、百色的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右江区、凌云县、田林县海拔米以下区域。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广西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69.7%,平原和台地占27%,水域面积占3.3%,典型的山多地少,发展林业条件得天独厚。
另一方面,广西通过上世纪80年代与澳大利亚的技术合作,很快掌握了桉树的核心技术,包括育种育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等,其技术水平达到甚至领先于全世界。
随着林浆纸一体化的兴起,金光APP、道格拉斯索、嘉汉等国际巨头纷纷抢滩广西,纷纷采用公司+造林基地的模式大举造林。与此同时,桉树的用途也大为拓展,已经从单一的木片出口、制浆造纸,扩展到胶合板材、密度板材、地板基材等,当地的桉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桉树发展的动力越发强劲。
回首广西桉树的发展历史,我们无法确定到底是广西选择了桉树还是桉树选择了广西,但可以看到广西有充足的山地资源,有合适的气候条件,也有领先的技术水平,更有巨大的市场需要……
或者,那一句“天时,地利,人和”,更能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