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康养旅游越来越火不辞长作巴马人中工网 [复制链接]

1#

-08-:47:55来源:中国日报网

“暑期我第一个旅游目的地就锁定了广西巴马。听说这里疫情期间‘零病例’,又是养生宝地。”

“巴马果然没让我失望,我们一定会再来。”

……

一辆接一辆的旅游大巴车浩浩荡荡驶入广西巴马,游客们纷纷登上“长寿岛”,体验别样的健康之旅。旅游业在巴马迅速恢复、重获人气,这人气甚至超过以往——

01.一天名游客“上岛”已成常态

讲述人:广西巴马寿乡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永善

上个星期日,按照公司安排,本是我休息的日子。接到电话说当天“上岛”(去往巴马“长寿岛”)的游客有人左右,下午我必须去趟现场,协调游客就餐和观看《梦·巴马》实景演出。名游客在同一天“上岛”,这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是没有过的事情,而在恢复开放跨省团队游的这一个多月里,却成了巴马的常态。

疫情发生前的“长寿岛”游人如织

回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时光,真是像做梦一般。我所在的公司是在年注册成立的,当时我们的定位就是康养旅游,但那时候人们对“康养旅游”没什么概念。巴马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在这个人口仅有30万的小县城中,居住着多达13万的外地常住养生人群,我们把他们称为“候鸟人”。是这个庞大的“候鸟人”队伍,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巴马的康养旅游会大有作为。

巴马自然风光

就在我们认为事业即将迎来春天的时候,却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我和同事们的记忆里,暂停营业的那4个月时间,生活、工作充满焦虑、惆怅和压力。而零收入持续的时间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长。我每天一早睁开眼,就是刷疫情的最新信息,然后仔细查看公司账目,在零收入而支出不减的情况下维持公司资金链不断裂。我每天还要前往担负强制隔离接待任务的酒店,确保防疫到位。近千名员工指望着公司,等着“吃饭”。然而即便复工,市场也无法预期,担心公司的营业收入,更担心核心团队人才流失。身心俱疲的那几个月,可以说是包括我在内的旅游人最痛苦、最低潮的一段时间。

4月10日,我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那天我们复工了。我去往公司运营的5个4A级景区和3家酒店巡查,安排消杀工作、防疫管控流程,给员工做动员……大家都很激动,一些外地回来的员工在南宁接受14天隔离后又在县里接受14天隔离,费了这么大力气,他们也要回到工作岗位上。有员工甚至跟我说,我们可以不领工资,也要与公司在一起,要共同渡过难关。他们眼里噙着的泪水和略带悲壮的语气,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公司“重生”的路径。

广西巴马寿乡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疫情期间向社会捐赠物资

现实是冰冷的。接下来的半个月,我们的景区和酒店还是没有迎来一名游客,经过长时间的收支严重不平衡,公司已经快撑不住了。现在想想,真是绝地逢生,幸而我们开始挖掘本土和周边的潜力市场,主办、参与了几场大型的旅游推介活动,加大力度促销激活市场。由我们发起的全自治区13个地市共同参与的大型旅游推介活动在广西各地举办,借由旅行社同行的参与和媒体的宣传,疫情期间“零病例”的巴马和独具特色的康养旅游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受到自治区内游客的青睐。很快,巴马的游客就出现了暴增——日均游客量达到了两三千人,这个数字当时让其他地区的同行羡慕不已。但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游客的结构并不合理。由于促销活动的力度较大,游客人数的增加给行业带来的实际收益其实并不多。“赢了人头,没有馒头。”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那段时间的真实写照,但有限的收入总算可以贴补公司人力成本的支出,让我们能够有精力去推动一些疫情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布局的计划。

广西13地市大型旅游推介活动(百色站)

广西13地市踩线团(宜州站刘三姐故里景区)

巴马以“长寿之乡”闻名,它的优势除了“可看”的生态环境,其实还有很多“可感”的人文底蕴,要把这些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让游客可触、可感、可体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人们对健康、养生有了更多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