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卿要林通讯员莫电任
7月盛夏,记者沿高速公路驶入河池市宜州区,道路两旁绿油油的桑田一望无际。宜州区年桑园面积达37.7万亩,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连续16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但每年砍伐的大量桑树枝如何处理曾经是困扰当地种植户和政府的大问题。
A从烧掉到卖掉,利用渠道增加
“秸秆的循环利用,关键是要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让老百姓把秸秆合理利用起来,得到收入。”宜州区桑蚕循环经济发展中心唐胜光介绍。近年来,该区实施自治区秸秆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按照“农用优先、多元利用、多点投放”的思路,精心筛选多家企业共同实施项目,投入.5万元,重点扶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秸秆利用企业、合作社或养殖大户改扩建秸秆储存库、青贮池,购买秸秆处理设备,收购网点建设,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
广西宜州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农林废弃物为燃料的发电企业,也是当地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示范性企业。记者走进这个发电厂,看不到烟囱冒烟,也闻不到烟味。“我们这是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发电技术,烟尘通过管道一级级处理,最后变成可以做肥料的灰渣。我们与周边的农业合作社合作,收购桑枝、玉米秆、稻草这些废弃物进行破碎后燃烧发电,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资源循环利用、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该公司总经理孙云国说,去年,该公司消耗生物质燃料万吨,共发电1.1亿千瓦时。今年1—5月,该公司发电量已经超过万千瓦时。
“过去桑枝等秸秆砍了以后,就堆在田间地头,没办法处理,只能点把火烧了。现在桑枝可以卖给发电厂,谁还舍得烧啊!”宜州区刘三姐镇良村养蚕大户兰荣金说。
B从单一到多元,效益节节攀高
除了秸秆等生物质发电,宜州区还深挖利用渠道,多元化开发,争取秸秆利用效益最大化。如广泛利用桑枝碎末生产食用菌。我们走访了宜州区庆远镇下维村寨门屯桑枝食用菌合作社,恰逢工人在收获秀珍菇,一筐筐白嫩鲜香的秀珍菇准备发往外地。
“每年以每吨—元收购生桑枝,打成碎末制作菌包,合作社一年食用菌产量可达10多万公斤,产值50多万元。”合作社负责人梁尚林介绍,合作社生产的菌包还对外销售,每年采购的桑枝超过吨,为农户增收20多万元。
除了发电、制作菌包,宜州区的桑枝还可以卖给当地的五和博澳制药厂,按品质高低收购,价格最高可达元/吨,昔日的废品如今成“宝贝”。当地养蚕大户兰荣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家的桑树每年可以生产45吨桑枝秸秆,如果全送到博澳制药厂,每吨收购价按元均价算,可以增收2万多元。
C从无序到有序,管理步步跟紧
桑枝秸秆下游利用渠道有了,宜州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秸秆禁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与种植大户、合作社、农户、村民签订禁烧协议或承诺书、开展宣传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工作,带动广大农户、合作社、市场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参与,推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从无序到有序。
同时,该区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补偿的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桑枝—食用菌—废菌包还田”“秸秆回收—饲料加工”“秸秆覆盖还田”“秸秆回收—基料化利用—生产有机肥—还田”“生物发电厂火灰—肥料厂制肥利用”“秸秆制药—药渣肥料化或燃料化利用”等循环利用模式,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得到提升,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
随着当地桑蚕产业的发展,宜州区通过“桑—蚕—茧—丝—绸—服装”和“桑树(果)—桑枝(食用菌、生物碱提取、生物发电等)—桑叶茶(桑叶固体饮料)—桑果酒”“蚕沙—有机肥”“下茧(废丝)—蚕丝被”“蚕蛹—饲料(食品)产品”等,形成线上线下国内外全面开花的销售网络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据统计,该区去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6万亩,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91.52万吨。该区现有生物有机肥厂5家、规模养殖场(牛)10家、生产食用菌合作社或大户19家、秸秆青贮饲料加工企业2家、秸秆收购企业或合作社8家、生物质发电厂1家、农业机械收割联合专业合作社20家、原料化利用企业1家,企业在秸秆利用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技术,为消纳农作物秸秆提供了较大空间。去年,该区秸秆肥料化利用60.19万吨,饲料化利用9.41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达81.51万吨,利用率约为90.16%。
本文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