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个性治疗 http://m.39.net/disease/a_6201580.html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兰亭序集联》是奚训达书。
奚训达,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张家港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
走进重庆白鹤梁水下碑林
张桂守
白鹤梁水下碑林,坐落于重庆市涪陵区滨江大道二段号,白鹤梁傍水而存,随波而卧,涨水隐没、枯水显露,四季一现的情景。一说是早年常有白鹤群集梁上;一说是唐朝时朱真人在此修炼得道,乘鹤仙去,而得名“白鹤梁”。
“白鹤梁”,是卤州孙海题。
白鹤梁梁体分上、中、下三段。题刻区位于中段长约米,宽约15米的梁体上,迄今发现有题刻约段,文字内容约三万余字。题刻始于唐广德元年,现存有明确纪年的最早年代为北宋开宝四年(公元年),其中宋代最多,元、明、清代次之。
汇集了唐宋以来千余年各派书家遗墨,隶、篆、楷、行、草皆备,还有巴思巴文,书体风格颜、柳、欧、苏俱全,题刻内容或诗或文、可记事或抒情,涉及到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层面,石鱼雕刻精巧流畅,颇具功力,因此白鹤梁又被誉为"水下碑林"。
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在白鹤梁上题刻,使其成为集文学、书法、绘画、石刻艺术为一体的“水下碑林”。梁上汇集的30多名文人墨客以8种书体留下的3万余字的题刻,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价值,其中尤以宋代大文豪书法家*庭坚的“元符庚辰涪翁来”题刻最为著名。
“元符庚辰涪翁来”,是元符庚辰三年(年)*庭坚书。
“神仙福慧,山水因缘”。
梁上的18尾石鱼雕刻,记载了多年来长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况。白鹤梁题刻中有尾标注最早的枯水题刻的石鱼,它的眼睛正好是长江中上游的零点水位。
“白鹤时呜”,是刘冤階作。
传说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据称如果石鱼在冬天枯水期露出水面,则第二年必是丰收年。“石鱼出水”是当地人期盼丰年的“吉兆”。
年兴建三峡电站,白鹤梁将沉没水下,为了让后人能观赏这一文物,在原址上修建的一个保护壳体称水下文物馆,被誉为“世界第一水文站”“水下碑林”,是三峡文化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庭坚(年一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以谪仙自称,世称金华仙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庭坚自幼聪颖好学,记忆力惊人,治平四年(年)进士,调叶县(今河南叶县南)尉知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元丰八年(年)庭坚为承议郎,参加校定《资治通鉴》,主持编写《神宗实录》。哲宗时元花八年(年),*庭坚进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年),知宣州(今安徽宣城)、鄂州(今湖北武汉)。章惇、蔡卞劾其所修实录多诬,遭贬谪。同年底,被贬为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安置在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崇宁二年(年),朝中形势又大变,诏令销毁“三苏”、秦观、*庭坚的文集。十一月,被除去官衔,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州市)。崇宁四年(年)九月,*庭坚在饥寒交迫中凄凉离世,享年61岁。
*庭坚对宋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作思路有迹可循,甚讲法度,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早年以文章诗词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以杜甫为宗,讲究修辞造句,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风格奇崛,为江西诗派开创者。著作有《豫章*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篇》、《山谷词》。
作者:张桂守,从事书画楹联艺术方面研究,撰写评论文章。“逐梦前行,不负韶华”,饱览名山大川,遍访名胜古迹。拙作及艺术作品散见《中国楹联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美术报》、《神州诗书画报》、《书画名家报》,易见网络《百家号》、《今日头条》、《腾讯新闻》、《艺术杂赏》、《诗词轩》、《古村记》、《环球网·文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