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宜州讯(邓小温)年以来,河池市宜州区委、区*府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作为重要的一项*治工程,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抓两头带中间”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工作措施,多点发力,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截止11月底,宜州区6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已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5个,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1个。
一、明确目标,压实责任
一是强化工作合力。制定《宜州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规范领导小组运行。不定期召开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出台年村集体经济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二是加强跟踪指导。建立每季度沟通协调机制,强化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对村集体项目的跟踪指导,落实村级集体经济“一村一策”工作机制,深入到各村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度,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降低运营的风行。三是加大资金的扶持。今年通过向上申请、自筹、扶贫专项资金三方面整合资金多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不断提高输血质量。
二、创新扶持方式,增强集体经济后劲
一是“云”项目推动,助力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开通线上专栏,利用网络平台开设村集体经济线上项目孵化专栏,共开展5期“村企连线同发展”活动,促进72个项目村企合作;开展两期“疫线助农”线上活动,实现5万斤沃柑、2万多只肉兔销售一空。中秋、国庆期间开展5期“浓情秋月扶贫助农”消费扶贫主题线上活动,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确保村集体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打造消费扶贫直播中心,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从乡镇一线选拔、培养主播16人,线上、线下同步推广贫困村土鸡、粽子、牛肉条、蚕丝被等30多类扶贫产品,其中,由村集体绝对控股的“乍飞拉”消费扶贫品牌销售额达万余元。二是“总部”孵化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宜州区村集体经济孵化基地项目已于第二季度全面完工,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营,并首期孵化企业3家,直接带动4个村集体经济增收。签订合作协议企业6家,字节跳动广西分公司、广西新浪网等意向入驻企业11家。上级下拨补短板资金项目——孵化基地扶贫展示车间项目已完工并验收,目前办公设备已到位,年底前可投入使用,可为16个乡镇提供直播运营平台或作为产品展示基地平台。三是利用扶持资金,打造示范标杆。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旅则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通过扶持资金打造各乡镇的村集体经济产业示范点。如洛东镇聚焦三产整合6个村(社区)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联合成立宜州绿家垃圾清运有限公司,承接工业集中区建设施工用料及50个自然屯垃圾清运业务和基建工程,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万元以上。
三、拓宽发展渠道,激发村集体经济新活力
一是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重组,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沉睡”的资源转变为可升值的资产。如庆远镇启动“资产盘活”经营模式,有效盘活国有闲置土地余平方米,用于建设扶贫产品销售实体店、仓储、扶贫车间或门面,对外公开招标拍卖租赁经营权。宜州区庆远镇在年1至5月份,通过采取“以用代管”方式,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6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二是成立公司优化运作。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资金分散等问题,宜州区引导各村或者乡镇、村民合作社建立抱团发展模式,整合资金成立公司发展种养产业、建筑施工等项目,以公司化运营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扶持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取得经营性收入。目前,该区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家,乡镇级公司4家,自主经营项目占比为63.3%,较好扭转了“一股了之”单一经营模式的局面,并打造了一批示范带动力强、可推广的明星项目。
四、消费扶贫提档升级,汇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
一是山村秒变农贸市场。宜州区针对刘三姐镇、福龙瑶族乡、三岔镇等乡镇的部分贫困村众多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社、吸收企业进驻等方式搭建消费扶贫平台,保价收集贫困户家中的花生、玉米、*豆、猪、牛、羊、鸡等农产品,重新包装后推向市场,使山村秒变农贸市场,极大推动贫困地区扶贫产业持续发展。二是“以买代帮”拓宽市场。宜州区充分利用*员能人带头作用,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规范贫困户的种、养、收、加工、销售“一条龙”运作机制,借助电商网络和行业协会优势,通过开展直供食堂、定向采购、优先选购等活动,组织动员爱心企业、团体等社会力量采取“以买代帮”等形式采购或推销贫困地区农产品;在超市商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场所,开设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积极开展“买产品、献爱心、促脱贫”消费扶贫活动。三是培育主体增强造血功能。宜州区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大力开展扶贫农产品品牌认定,鼓励乡镇联合创建区域性特色品牌并申报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目录,提高本土特色农产品辨识度,引导和支持优质支柱产业积极参与消费扶贫,全面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培育打造消费扶贫网红品牌。截至目前,宜州区通过自治区认定的消费扶贫产品达20家个产品。
责任编辑:*祖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