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诀窍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322/6985653.html禁*教头王进因怕高俅报复,带着老母亲往延安府投奔故人,赶路太急,误了住店,不得已投宿一农庄。
主人很客气,书中写道:
叫庄客安排饭来。没多时,就厅上放开条桌子。庄客托出一桶盘,四样菜蔬,一盘牛肉,铺放桌子上。先荡酒来筛下。太公道:“村落中无甚相待,休得见怪。”
(剧照)
一见就怪了,为何以牛肉招待客人呢?
古代牛乃农耕重物,杀之乃是重罪,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包拯出道之初,就曾断过一个杀牛的案子。
《宋刑统》里,对杀牛盗牛如何处理都有规定,当中写道:
诸故杀官私马牛者,徒一年半……其误杀伤者不坐,但偿其减价。主自杀马牛者徒一年。
我突发奇想,看看水浒传里,吃了多少牛肉。
于是打开电子档,以牛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发现,《水浒传》里,牛字出现了次。
又分几类。
一是骑牛。比如,仙风道骨的,喜欢骑*牛。
二是姓牛名牛。比如,牛二,铁牛,唐牛儿。他们出场时,牛字密集出现好几十次。
三是吃牛。
有椎牛宰马、杀牛宰马,这种大办宴席的;
有到饭店里吃牛肉或者带外卖的。两斤五斤,或者十斤二几斤。
我大概看了下,第一二种与第三种,应该是平分秋色。
尽管并非出现牛字时就是食肉,但估算一下,店里应该吃了上百斤,宴席则用掉好几吨。
可见,宋朝时吃牛,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普遍风气。
当然,也有人说,此书成于元末明初,距宋朝已有近百年,未必反映的就是当时的习俗,很可能是元明的。
实际上,以习俗而论,90余年,真算不上什么。何况,元朝明朝,于耕牛的保护,仍然是很重视的,可以说,与宋朝没有多大区别。
那么,为何还有人杀牛吃牛呢?
其实,官府也不是不开通,如果能因此得到些钱,杀牛又有什么奇怪呢?
南宋江少虞所编撰的《宋朝事实类苑》有一条:
国初,令民田七顷,纳牛皮一张,角一对,筋四两。建隆中,令其纳价钱一贯五百文,今税额中牛皮钱是也。
哟,原来禁杀牛马并非宋朝建立就有的,当时不但不禁,还要百姓纳牛皮呢。
牛皮哪里来?
肯定不是吹上天的那种,只能杀人诛心庖丁解牛啊。
(剧照)
赵匡胤后来可能觉得耕牛还是留着吧,让百姓折钱算了。牛皮虽然不上缴了,但牛皮钱,却一直存在,乃是祖训呢。
纳牛皮这事,我估计,应该不是赵匡胤主动搞的,很可能是延续的唐五代之制。
不管如何,牛,也不是不能杀的。
另有一则:
时天章阁待制杜杞,自京西转运使徙广西,既至,得宜州人吴香等为乡道,攻破白崖等寨,复琼州,因说降之。犒以牛酒,既醉,伏兵发,擒诛六百余人……
犒以牛酒,还喝醉了,显然,这里面的牛,不可能是头头脚脚都有,送给他去种田的。
再看这犒字,牛字旁,妥妥地造字之时,就是杀牛赏人啊。
《宋稗类钞》里,也有两则:
宗汝霖泽,*和初知莱州掖县。时户部下提举司科买牛*以供在京惠民和剂局合药用。督责急于星火,百姓竞屠牛以取*……
*和丁酉……真州郊外一家屠一牛,买肉归者,往往于刲割之际,铮铮有声视之,于肉脉中皆有舍利也,大小不一,光莹如玉。询数家皆有之,自尔一村之民不复食牛。
(剧照)
从这些史料可知,不管是做大餐还是取牛*以供京城,当时杀牛,并不少见。
一些文章分析,说宋朝经济大发展,牛并不是稀罕之物,所以吃几头,也没关系。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收起了牛肉税,搞得不亦乐乎。
所以啊,梁山好汉们吃牛肉,也就毫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