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姐馨语
在生命长度有限的情况下,尽量拓展生命的宽度,尽量深挖生命的厚度,尽量丰富生命的色彩。生命如此丰盈,人生自然圆满。
开
栏
语源
桂林之美,不止在于誉满中外的青山绿水,还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艺术戏曲、民俗风情,鲜闻的名人轶事,丰富的红色基因……即日起,“巾帼桂林”将开设“桂姐姐说桂林”栏目,与大家一起去发现、去感受桂林多元化之美。
Vol.
古人通过诗词
来抒发自己对桂林的情感
及赞美
可能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
玉碧罗青意可参
正是这一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
助力桂林山水名扬天下
在《桂林解读》书籍第三个专题:
“桂林文学的六个经典时刻”中
向大家展现了非常多
描写桂林的诗词
同时也是在众多文人的赞美下
桂林文学迎来它的经典时刻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
桂林诗词的世界!
01
桂林
桂林
唐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著名诗人李商隐受朝中“牛(僧孺)李(德裕)党争”的牵累,被排斥出朝,随好友桂管观察使郑亚来到桂林,任掌书记闲职,心头自有一番滋味。欣赏桂林美景之余,有感而发,更是借景抒情,写下《桂林》。
诗中把桂林城的美景形象地展现出来,前两句用“压”和“浮”二字,相互映衬,表现了桂林山水那令人神驰的动态美,也表达了作者的心镜。让人们感受到一千多年前桂林城的恬静和美丽。
02
送杜秀才归桂林
送杜秀才归桂林
唐许浑
桂州南区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
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
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
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桂林至阳朔的百里漓江,碧水萦回,奇峰夹岸,不仅有“山青、水秀、洞奇、石巧”四绝,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四观。这些在文人诗作中也都有表现,就像唐代许浑所写那样。
这些美景到如今都还能看到,不得不赞叹大自然对桂林的厚爱。另外,桂林的山多岩洞,像芦笛岩,七星岩等等,山、水、洞三者紧紧相连,山连水,水穿洞,洞连洞。历代许多诗文生动地描绘了这些景观的特色。
03
到桂州
到桂州
北宋黄庭坚
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干峰何!
北宋诗人黄庭坚流放宜州,路过桂林,虽然只有短短数天,但是也被秀丽的桂林山水所吸引,陶醉其中。在这里,暂时忘却了自己的不幸,写出《到桂州》。
04
独秀山
独秀山
唐张固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
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唐代著名诗人张固的《独秀山》写法独特,首句描绘独秀山孤高无比,以众山作为其高大的陪衬,其势已自不凡。次句“直入青云势未休”,是作者表露心态之笔,流露出作者青云得意。第三句写这山要与天地作桥梁,将上界的天(乾)与下界的地(坤)凝结为一体。这是作者把要作循官能吏的抱负和理想,托物言志。最后一句刻画了该山顶天立地的形象,雄伟高大。
05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唐韩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是一首别致的咏别诗。唐穆宗长庆二年(年),韩愈的朋友严谟以秘书监任桂管观察使(桂州总管府的行政长官),离京上任前,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作此诗赠别,表达了诗人对远宦朋友的抚慰和真挚深厚的情谊。
千百年来,这首诗却并不因为它咏别情出色而传诵人口,倒是由于它形神兼备地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独异特色,因而流芳千古,唤起人们的审美兴趣和由衷赞叹。
VOL.
桂林诗词
桂林山水名扬天下
桂林的诗词同样也是文化的瑰宝
通过诗词我们不难看出
古人对桂林的喜爱之情
同时古代文人通过诗词的表达
创造了桂林文学的经典时刻
希望今天的桂林城和桂林人
能够以坚实的努力
重续当年桂林文化的辉煌
开创新时代桂林文学的经典时刻!
相信更多桂林历史文化的瑰宝
通过《桂林解读》这本书
会让大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End-
原标题:《桂姐姐说桂林
桂林文学的六个经典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