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宋代人的四大雅事之一,现代人仍热衷不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08635.html

在近日上映的电影《第一炉香》中,出现了不少使用香的场景镜头。近两年,长沙马王堆等汉墓中陆续出土了点香的熏炉。从古至今,从点香到佩戴香包,香文化未曾离开我们的生活,在上海更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一缕“清香”,如何绵延至今?

从祭祀走入生活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的累积之中,中华文化催生了一种独特的“雅”。一缕清香的诞生,最初和祭祀有关。

从目前我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末期的熏炉来看,早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在祭祀活动中就出现了“燎祭”,所用的植物是含芳香气味的植物。中华民族用香的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在多年前的红山文化和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都有用香祭祀的习俗。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熟知多种香草,比如郁金、薰草、茅香等都被用在香身、熏香、祛虫等多个领域。

战国时期,一种不同于祭祀用香的熏香在上层社会流行起来,人们喜欢随身佩戴香囊。屈原《离骚》曾言:“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可见人们已逐渐形成“香气养性”的观念,并以佩香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熏香从祭祀走入了日常生活,成为“雅”的标志之一。

在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史上,两汉时期是其中一个高峰期。西汉初期,熏香已在贵族阶层流行,特别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不少香料被带到中原,熏香更是被广泛利用,除了熏衣物、熏房间,还用于宴请、歌舞等宫廷娱乐活动。据《汉官仪》记载,如果尚书郎要向皇帝奏事,面圣前有“女侍执香炉烧熏”,奏事对答时则要“口含鸡舌香”。在古代没有口香糖,“鸡舌香”是一种可口含的香药,有了它奏事时照样可以“使气息芬芳”。

汉代著名香炉博山炉

汉代的香炉也很有特色,比如著名的博山炉,其仿照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制成。博山炉炉身呈半圆形,上有炉盖,是圆锥状,常用镂空手法雕刻出山峦、鸟兽、草木、云朵的形状。李白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记述的是博山炉熏香时香烟缭绕的迷人意境。

宋人闻香品生活

中国香文化的另一个发展高峰出现在宋代,最显著的标志便是熏香在市井生活中普及。

如果放大看《清明上河图》,可以发现市井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香,如“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售卖上等的沉香、檀香、乳香,还有治疗被酒所伤的肠胃的香丸等。

在宋代的街市,有各式各样的香铺,酒楼里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就连路边也有掺入香料制成的食品,比如香药木瓜、香药脆梅、香糖果子等。宋代传统节日不可缺少的有仪式感物品之一就是香药食品,比如端午节最受欢迎的物品是葵花、蒲叶、艾条、柳枝、桃枝等,香糖果子等含香气的食物也要提前备好。

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概括了宋代文人的“四大雅事”,即斗茶、焚香、插花和挂画。那时的“文艺青年”在好友来访交谈时,熏炉添香是当时最基本的社交礼仪。不仅写诗填词要焚香,抚琴赏花要点香,起居出行也少不了香的陪伴,不少人还要写诗作词来咏香。

宋代不少诗人是熏香爱好者。苏轼晚年被贬海南后,除了钟情沉香、檀香,还很喜欢一种“四弃香”,其原料是香橙皮、荔枝壳、杏子核、甘蔗滓等废弃物,多了自然质朴的清爽之气,别有韵味。苏轼的好友*庭坚也是好香之人,自称“香癖”,被贬广西宜州时,居住在市场附近,环境嘈杂常伴有动物屠宰的声音,*庭坚常焚香静坐,并给自己的屋子取名“喧寂斋”。

《陈氏香谱》记载了*庭坚的一则趣事:一次,*庭坚收到两幅梅花图,邀好友惠洪共赏。*庭坚感慨,画面生动,却少了一抹梅花的香气。惠洪便拿出随身带着的“梅花香丸”投入香炉,于是满屋暗香浮动。然而在得知香丸是苏轼所赠时,*庭坚抱怨苏轼不分享给自己,不够朋友。

李清照也爱香,她在香炉里熏过沉香、麝香,也喜爱瑞脑香。瑞脑香类似今天的龙脑香、冰片,有一种高洁清凉的香气。

这是在中国航海博物馆航海文物展上拍摄的宋代鎏金莲花宝子银香炉

名著中的“香文化”

明清时期,香文化继续全面铺开。比较有意思的是,香的广泛运用在小说、戏曲中屡见。

《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对香品、香具以及用香场景的描绘颇为细致,是香文化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内容。比如,元妃省亲时,书中描述:“园内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园中香烟缭绕,花影缤纷。”当时大观园中所焚之香为“百合之香”,由百草之花合制而成。

此外,还有宝钗所服冷香丸、袭人手炉所焚“梅花香饼”、宝玉与芳官划拳时靠着的“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贾芸为谋花匠监工差事而送的冰片(龙脑香)……群香缥缈其中,中国的香文化也尽在其中。

《红楼梦》一书中的人名和物名多以香药、香草命名。比如贾宝玉身边的丫鬟叫麝月,还有一名侍女叫檀云,另一名丫鬟“四儿”的本名叫芸香,后来袭人给她改名叫蕙香,这些名字都和香有关。还有一些园名和地名以香取名,比如遣香洞、天香楼、暖香坞、藕香榭、红香圃等,也可看出作者对香文化的喜爱。

闻香识人,不同的香气对应不同性格的人物。比如,书中所写到的薛宝钗所食的冷香丸,是由白牡丹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荷花,混合雨水、露、霜、雪等4种水所成,是极寒之物,常年服用使得她身上散发着冷香的特点。林黛玉的幽香是淡雅的香气,超凡脱俗,与她的性格特点比较相符。

可见,熏香发展到清代,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行香方法有燃香、篆香、隔火熏香等,香的形态也各异,包含香饼、香丁、香片、香丸、香面、盘香和线香,香料有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等。

参观者在安徽沉香博物馆观赏郑尧锦的沉香雕刻作品《兰花盆栽》

守护非遗之“香”

香文化绵延几千年,古人早就懂得用芳香改善情绪,以香气调整身心。这样的喜好今人也保留了下来,不少人有佩戴香包、使用香薰的习惯,同样怡养性情。

中国传统香学家、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香文化专委会主任吴清透露,上海已有市级与区级多个以香文化为特色的非遗项目,大多是以传统香品制作为主。相较于香品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上海一些区域还继承了传统香事文化,从历代香具到香料香品的制作、香事礼仪等形成完整的传统香学体系。

比如,坐落于长宁区新虹桥中心花园内的虹桥香事馆,是一家以中华传统香事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艺术展馆,馆内定期展出与香事文化相关的艺术品,并传授与香文化相关的传统技艺,普及香文化内涵。不少市民参观和体验中华传统香事文化后感叹道,花道、茶道、香道、琴、棋、书、画,中华民族不愧是最会“玩”的民族之一,传统文化是刻入我们骨髓之中的。

如今,不少年轻人考取了芳香师、芳疗师等专业证书,在业余生活中将香文化为自己和家人所用,或从事相关工作。一些优秀的经典香具至今受到不少人喜爱,成为网购和馈赠亲朋好友的热门产品之一。吴清等专家认为,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富足安逸,美好优雅的生活方式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香文化等传统文化也会得到快速发展。

一缕沉檀兰草的清香唤起人们心底深处的思古幽情,而贯通古今的香,沁入中国人的血脉,绵延不绝。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彭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