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河池8月31日讯近年来,河池市宜州区在乡村治理上不断探索提升,创新推出“三强三推”工作法,丰富拓展村民自治首创精神,创新村民议事协商载体,有效促进多元化农村矛盾调处化解,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引领文明新风,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善治新格局。年7月21日,河池市宜州区在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交流会上做发言。
强机制,推进基层议事协商载体建设。发挥“大*委”引领作用,以乡镇的社区大*委为纽带,以*建联盟为平台,开展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实现基层*组织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如:庆远镇解放社区“大*委”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治共享”要求,整合辖区内27个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广泛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发挥“屯级*群理事会”主导作用,以屯为单位,通过屯级群众大会选出威望高、有奉献精神、处事能力强的农村*员代表和群众骨干代表组成屯级*群理事会,负责商议解决屯里的经济社会日常事务,重大事务则由*群理事会商议解决思路和办法提交群众会议、村民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屯级*群理事会作为村民自治载体,将村民推上“自我治理、自我发展”大舞台,从“看戏”变成了“唱戏”。创新屯级治理,打造“一约六会”乡村善治格局,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青中年协会、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乡贤理事会、禁*禁*会“六会”协同发挥自治功能,各村屯结合实际,抓乡村经济、抓乡村平安、抓乡村环境建设,促民风转变,以“三抓一促”拓展乡村善治格局。同时,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推进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个村(社区)成立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在村委会、居委会全覆盖,为预防和化解民间纠纷,减少和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基层的安全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强民主,推进基层多元化村民自治实践。推行“引、放、议、评”四字工作法(引,发挥*组织和*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放,强化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议,让群众民主决策;评,以群众自我监督确保工作质量),在各村实践中创新形成“*领民办、群众自治”的宜州经验,不断完善以村*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议事载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村级“一核三体”议事协商运行机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推行屯级“一组三会”等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切实加强农村村民民主自治建设。坚持“四提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即群众、*员、村民代表、村民理事会就本村重大事项向*支部提出提案;村*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坚持村屯公开栏定期公开、网络长期全面公开、监督委员会适时公开的*务村务财务公开模式,有效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同时,鼓励返乡能人进入村民小组、议事会等组织并成为骨干,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领头羊和参谋的作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个村(社区)设置有返乡能人评理堂,赋予普法宣传员、人民调解员职责,让能人参事评理堂成为普法主阵地、矛盾化解地。
强效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索村民议事协商平台建设,将和项目建设、城市发展关乎重大的征地拆迁事务纳入村级议事协商目录,通过村级议事协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提高村民参与议事协商的积极性、主动性。年,依托村级议事协商平台完成宜州新区征地拆迁第一期64起土地林地权属纠纷,调结率达%。推动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调处贯穿于村民议事协商平台建设全过程,围绕村民意见较为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纠纷,合理确定议事协商议题,有效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年,调处机关通过各类村民议事协商平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件,调解成功件,挽回经济损失万余元。同时,以村民议事协商平台为载体,以刘三姐文化为主线,深入挖掘宜州彩调、诗词等特色文化,弘扬传统山歌文化着力打造“山歌宣讲”特色品牌,创编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常态化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孝子”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选树宣传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最美宜州人”20位,选树“身边好人”多名。目前,全区共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3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个,文明村镇占比74%。(宜州区委、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