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宜州制定发展村规民约,ldquo约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屏南乡合寨村进一步发展村村规民约内容,让村民们得到了实惠。该区各乡镇村屯也纷纷学习借鉴其经验,制定并完善各自的村规民约,培育出民风和谐、爱护家园的社会新风尚,同时,也对产业兴旺、乡村振兴起到了助推作用。清潭村村规民约。(潘忻燕潘彦臣摄)深秋时节,石别镇清潭村呈现一派秀美的田园风光。这里民风淳朴,“孝文化”是这个村村规民约里传承已久的品牌亮点。覃乃新老人今年87岁,家里四世同堂,子女孝顺,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他们一家也是清潭村“孝文化”的形象缩影。“大家都讲我有福气啦,子女又孝顺得好,个个子女都在身边照顾(我)。”覃乃新老人说。“因为我爸养大我们,现在他也八十多岁了,我在外面打工时总是觉得心里不安,想着回来照顾他,给他有个幸福的晚年生活,我就辞工回家照顾他,希望他开开心心地过日子。”覃乃新老人的儿子覃宝剑说。覃宝剑在陪父亲打象棋。(潘忻燕潘彦臣摄)清潭村全村总人口约人,其中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就有余人。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清潭村世世代代将村规民约与敬老孝老相结合,各家各户以身作则,教育后辈,把小乡村变成了“孝心村”。“孝道文化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清潭街把它写进村规民约,已成为一种制度、一种规范,家家户户都在遵守,关心老人、爱护老人,使老人们晚年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清潭村乡贤理事会成员罗春江说。在德胜镇竹仓村,村民们以村规民约为载体,成立了村民合作社理事会,理事会成员集思广益、因地制宜,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吃上了“产业饭”。年年底,该村利用村集体发展资金购买了一台钩机,帮助周边村屯群众装卸甘蔗、修道路、翻新田地等,近一年时间就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接近10万元的纯收入。竹仓村村民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在商量发展村集体经济事宜。(潘忻燕潘彦臣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宜州区各乡镇村屯通过村民“约定”,让村里的“小宪法”培育文明乡风和良好家风,更助推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完善,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当地农村发展活力,成为加强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助推器。

内容来源:潘忻燕潘彦臣


  辑:芳思


  对:雅莉


  审:林秋妮


  制:温宜纯

联系

爆料

投稿邮箱:jryz4b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