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目前,广西蚕茧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5成,连续11年稳坐全国“头把交椅”,同时也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印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向仲怀把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称赞为“神奇的广西现象”。广西蚕业迅速崛起在宜州市德胜镇围道村板寻屯,发现几乎家家户户种桑养蚕。种桑养蚕是村民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板寻屯全屯30户,人口人,桑园面积达多亩,全屯60%的农户都发展小蚕共育。年以前,板寻屯的群众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屯里的房子基本上还是泥瓦房,屯里的道路泥泞不堪,农村面貌落后。经过十几年种桑养蚕,板寻屯已成为德胜镇最富有的村屯之一。不但家家户户盖起楼房,而且基本上都有了小汽车。年底,全屯共育小蚕6万张以上,实现收入万元,户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像板寻屯种桑养蚕奔小康的例子,是广西各地桑蚕产区的一个缩影。年以来,广西紧紧抓住“东桑西移”历史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桑蚕产业已成为广西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产业,蚕茧产量连续11年全国第一,约占全国1/2、世界1/4,形成了“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的发展新格局。种桑养蚕这是很多广西农村家中都很常见的,以前,广西农村做养殖业的两大热门:养蚕、养鸽子;如今依旧是新农村发家致富的主要道路,春蚕到死丝方尽,农民辛苦勤劳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