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瞭望自治力村民委员会发源地再进阶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擦什么药最好 http://m.39.net/news/a_5631700.html

年,合寨村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40多年来,合寨村持续深化村民自治范围和内涵,完善乡村治理,推动乡村发展

“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自治意识已经在村民心中扎下了根。”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浩铭吴梓溢

从广西河池市城区出发,沿着蜿蜒盘旋的乡间道路,穿过一片又一片稻田和桑树地,大约1小时能够抵达屏南乡合寨村。

年,合寨村群众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40多年来,合寨村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村务监督等方面,持续深化村民自治范围和内涵,完善乡村治理,推动乡村发展。

深化村民自治内涵

走进合寨村,刻有“中国村民委员会发源地”10个大字的石碑和旁边一组5人围坐开会的塑像,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历史。

“当年,我在这里被选为首任村委会主任。”今年81岁的韦焕能说。

年2月5日,当时的宜山县(今宜州区)三岔公社合寨大队果作生产队85名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从6名生产队代表中,差额选出村民委员会5名成员。

“成立村委会后,我们根据当时情况制定9条村规民约。”韦焕能说,村规民约实施后,村里偷牛盗马等情况几乎没有了,乡村风气开始改善。

时代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村民自治的内涵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年,合寨村各个屯成立“*群理事会”,通过*组织号召、*群理事会牵头搭台、广大群众普遍参与的方式,将常态化、规范化自治自理的触角延伸到屯里。

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韦向生说,那时正值“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初期,村里创新推行“十户联洁”工作法,即由邻近10户村民组成1个小组,由村民“公推直选”出小组组长,组织大家搞好“门前三包”。户与户之间互相监督、互帮互促,使得公共地界实现了清洁卫生常态化。

如今“十户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全村户村民划分成88个网格,实行*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模式,设置了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监控研判室、心理咨询室等治理机构,常态化宣传宣讲法律知识。年至今,合寨村未发生刑事案件,村民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40多年来,合寨村村委会换届选举13届。范围和内涵不断拓展的村民自治,形式不断变化、制度不断完善,“让群众说了算”不断落到实处,成为在农村基层*组织带领下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自治意识深存于心

如果说村规民约是合寨村村风村貌的根基,那凝心聚*、夯实这一根基的是合寨村村民们40多年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与热情。从村民到村委会、从*员到村*组织,齐心建设美丽富裕乡村的理念深存于心。

——大事小事开会决定、全程透明可受监督。屏南乡*委书记陈朝光说,合寨村不断深化各项事务公开,保障村民的监督权利。村里重大事项,必须通过每季度1次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研究,再提交村委会办理。财务、自治事务、村民意见征询与反馈情况等则在村里的“明白墙”上详细公开。

合寨村还在广西率先探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四提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坚持推行村屯公开栏定期公开、网络长期全面公开、监督委员会适时公开的*务村务财务公开模式,提升了村级民主决策和管理水平。

——“一约八会”完善村规,带头人领衔投身村务。合寨村完善社会组织、丰富活动载体,以村规民约、*群理事会、监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一约八会”推动村民自治的范围、内涵进一步拓展。同时,设立网格管理员、广播资料管理员、信息排查发布员等岗位,通过*员和致富带头人领头投身村集体公益事业。

——自治助力乡村振兴,为集体经济发展赋能。合寨村*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兰锋介绍,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先讨论、再决定,通过村民自治,近年来村里相继解决了用电用水、硬化道路、水渠维修、产业发展等一大批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推动乡村振兴。

村里的种桑养蚕业规模小而分散,村民代表提议利用好扶持资金建设规模养蚕基地,村民代表大会决策,成立建设指挥小组,两个平方米的养蚕大棚顺利建成并产生效益。

“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自治意识已经在村民心中扎下了根。”兰锋说。

合寨村首届村民委员会成员围坐开会的塑像(年7月摄)*浩铭摄/本刊

提升核心竞争力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回望合寨村过去四十多年的基层治理探索,建强基层*组织、夯实集体经济,不断提升乡村的核心竞争力,是激发合寨村内生动力的源头活水。

关键看*组织战斗力。兰锋说,合寨村建立“村级*委—片区*支部—自然屯*小组—网格*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优化组织设置。以支部引领、*员带头聚焦产业发展,构建以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各方广泛参与、多点发力的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支持*员能人和致富能手领办产业项目,提升*组织实力。

成效看乡村特色产业。种桑养蚕是合寨村的特色产业,全村80%以上的家庭参与其中,是部分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长期以来,种桑养蚕呈现规模小、环境差、效率低的特点,群众期盼桑蚕产业升级。

“村民们想建基地、建大厂,请人帮忙运营,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有了民意作后盾,兰锋带领村“两委”向上级争取*策、资金,对接村外科研机构,谋局产业规划,引进更多更新的产业,让集体经济和乡村特色产业焕发活力。

近几年,合寨村建起村民自治文化公园和展示馆,开始谋划打造红色旅游线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开辟新路。“打造红色旅游,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另一方面,也时刻提醒我们自己不忘初心。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乡村的核心竞争力,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兰锋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