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医疗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088716.html目前,刘涛和周渝民主演的历史剧《大宋宫词》正在热播。
这部剧因为火箭般的快节奏,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不过,从第6集开始它的节奏已经变慢,可看性增强了不少。
剧情现在已讲到辽*大举进攻宋朝的北方,刘娥带着耶律康的遗体,亲自赴辽劝和,同作为质子的儿子相聚。
而此时,虽有寇准力劝,宋真宗赵恒对于亲征战场还是犹豫不决。
本剧对历史的改动比较大,像质子、刘娥赴辽等内容都是虚构的。不过,宋辽对战的大致走向还是比较符合史情的。
特别是之后宋辽达成的“澶渊之盟”,对于双方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01宋辽争端的起源
宋辽不断相争的起源,主要还是因为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位置大致在今天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部分地区等。
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农业经济发达,还盛产马匹。
当初,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辽国求助。
辽派兵相助,扶植石敬瑭建立后晋,之后石敬瑭在辽的要求下,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
再往后,后周的柴荣,也曾和辽*作战过。
当时柴荣出兵攻辽,仅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即收复瀛州、莫州、宁州,以及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等地,但是不久却因病返回,未能达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心愿。
为了收复失地,北宋第二任皇帝赵光义曾经北伐,相继收复易州、涿州。
不过,在取得初步的胜利后,接下来赵光义被辽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的骑兵击败,还身中箭伤,只好撤退。
后来赵光义因为箭伤长期不愈去世,赵恒继位,就是周渝民饰演的宋真宗。
02宋辽战中议和
在宋真宗赵恒继位后,辽萧太后和辽圣宗以收复瓦桥关南十县为名,发兵20万南下,不断突破宋*防线,很快就打到了*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
赵恒召集大臣商议,主战、主和两派各执己见。
参知*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去金陵;陈尧叟是蜀人,主张去宜州(今成都)。
赵恒又问寇准的看法,寇准说,主张迁都的,应该处死。如果陛下亲征,敌人自然会逃去。我们可以出奇兵,打乱敌人的战略布置,用坚守消磨敌人的士气,完全能取得胜利。他劝谏真宗亲征澶州。
在《大宋宫词》中,梁冠华很好地表现了寇准刚直和执着的性格。
真宗到澶州南城之后,辽兵气势正旺,众人请求驻扎下来观察*事形势。
寇准坚决请求说:“陛下不过*河去北城,人心就会更恐慌,敌*的士气并不可怕。况且有王超率领劲兵,扼守着咽喉之地,李继隆、石保吉分别设阵扼住敌人的左右两边,还有各方前来救援的将士不断到达,为何迟疑不前进呢?”
众人商议都惧怕前进,寇准极力劝谏真宗去,但真宗迟迟不能决定。
寇准出来时遇见高琼,对他说:“太尉你受到国家的恩典,今天用什么来报答呢?”高琼回答说:“我是武人,愿以死效力。”
寇准又进来见真宗,并让高琼等人附议,说动了真宗。
然后真宗渡过*河,来到澶州北城门楼。将士们看见赵恒前来,都欢呼雀跃,欢呼声传到几十里外,士气大振。而辽兵则很惊惧,队形也变得比较散乱。
真宗把*事事务全部委托给寇准,寇准奉旨决策,号令严整明确。
敌人数千骑兵乘胜迫近澶州城下,他命令宋兵迎击,杀死俘敌大半,敌人于是退去。
双方相持十几天,敌统*将领萧挞凛出来督战,被宋将射中,不治而亡,辽*士气不禁大为受挫。萧太后因此痛哭流涕,下令停朝五日。
同时,辽因为孤*深入,顾虑粮草准备可能不足,萧太后就秘密派遣使者持书信请求结盟。
宋真宗也厌恶打仗,准备议和。寇准说辽国已经处于困境,应该乘胜追击。杨延昭也称,敌*此刻士气低落,应该趁此良机围歼敌人,还能乘胜北上,顺势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此时有人诬陷寇准领兵自重,寇准无奈只好同意结盟。
真的太可惜了!本来宋*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却错过了这个大好良机。
燕云十六州如果能够收回,将会是宋朝北部一道极为有力的防线,也能大大提振将士们的士气。
并且,后来兴起的金国,要想南下也会变得困难很多,历史的走向可能会改变。赵恒太没有远见了!
于是真宗派曹利用到*中,商议每年给契丹的钱币数,说只要辽国同意不要宋朝割让土地,百万以下的数目都可答应。
寇准知道后,私下召唤曹利用说:”虽然皇上已经有许诺,但是你答应契丹的数量不能超过三十万。如果超过三十万,就取你性命。”
曹利用到辽*,果然以三十万达成和约回来了。
宋辽订立的和约内容是:辽称宋为兄,宋称辽为弟,双方达成兄弟国关系,由宋每年给辽岁币10万两、绢20万匹,到雄州交割,辽归还宋朝的瀛洲、莫州,以白沟河为界分治,双方在边界设立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因澶州在宋朝又称为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
现在的澶州城遗址,还保留有残存的城墙。
03“澶渊之盟”意义重大
随着澶渊之盟的缔结,宋辽正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宋、辽两国自此长期并立,不再有大的战事发生。
虽然这对于北宋来说有些耻辱,但是在客观上对于宋辽双方的休养生息、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当时,宋朝岁币30万的支出,还不到用兵费用的百分之一,这减轻了财*赋税的压力,以较少的代价换取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之后辽国萧太后、韩德让先后去世,辽内部也开始了一定的分裂,辽国再也无力挑起争端。
宋辽双方和平共处达到了年,为中原和北部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很好地促进了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融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