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庭坚(公元年—公元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诗歌方面,与苏轼并称为“苏*”;书法方面,名列“宋代四大家”之一。
*庭坚出身仕宦家庭,自幼受到文化艺术气氛的熏陶,又有过人的天赋,五岁能背《五经》,八岁写了《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参加过两次乡举,都考中头名,23岁以进士登第,稍后参加学官考试,又以优异成绩考中,任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
*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他练书不辍,其书法技艺可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即他自称的元祐间书,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一阶段,则极力创新。*庭坚对自己要求很高很严格,经常否定元祐间即49岁前所写的作品,说:“见旧书多可憎,大概十字中有三四字差可耳。”事实上他的书法,在元祐间早已成家。但他志存高远,没有丝毫自满,汲取了古今人之优点,融为己有后,进一步不断改造,力创新奇,成为他晚年前无古人的独特风格。
*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又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庭坚之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
*庭坚性格开朗,生活中诙谐幽默。他曾经与翰林学士顾子敦在一起办公,顾子敦是一位身材魁梧的胖子,每到夏天必睡午觉。夏日天气炎热,顾子敦午睡时都是袒腹而眠。*庭坚就把他的肚皮当成练字板,每日写字取乐。顾子敦午睡醒来,每每看到自己一肚皮的字,都哭笑不得。一天,顾子敦为了不让*庭坚在自己的肚皮上练字,就改为趴在桌案上睡觉。醒来后一看,肚皮上果然没有字,十分高兴,以为*庭坚拿他没法子了。晚上回到家里睡觉的时候,他的夫人惊讶地盯着他的背。顾子敦背过身一看,原来*庭坚竟然在他的背上书写了一首小诗:“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这件事当时被传为笑谈。
公元年,60岁的*庭坚被流放到广西宜州。到了宜州无处可居,连老百姓房子官府也不让租给他。无奈之下,他搬到当地唯一一处寺庙居住,又被官吏驱赶了出来。最后在城墙头上找到了一间破阁楼,当做栖身之地。他在地上打地铺睡觉,每日还读书练字,由于当时穷困潦倒,他练书法用的笔竟然是化三文钱买的鸡毛笔,他说“鸡毛笔亦堪作字”,“盖能书者,有时亦乘兴不择佳笔墨也。”由此不期成为擅长用鸡毛笔的高手。在古代,包括*庭坚时代,作书普遍用兔毫。直至清乾隆时,梁同书等才提倡使用纯羊毫。兔毫属硬毫,羊毫属软毫,笔性不同。若不掌握羊毫特性及它的使用方法,学古人书,根本无从学人,莫论超越古人。*庭坚既善用更软的鸡毫,以其法施之于羊毫,则如手有千钧之力,举折枝之劳,无可疑矣。因此*氏的用笔方法,实为后人使用羊毫,打开了门法。
*庭坚对书法的见解,散见于《山谷集》中。他反对食古不化,强调从精神上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强调个性创造;注重心灵、气质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在风格上,反对工巧,强调生拙。这些思想,都可以与他的创作相印证。
*庭坚流传下来的书法,小字行书以《婴香方》《王长者墓志稿》《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稿》等为代表,书法圆转流畅,沉静典雅。大字行书有《苏轼*州寒食诗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风阁诗帖》等,都是笔画遒劲,而神闲意浓,表现出*书的特色。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俊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书的独特面貌。此外*庭坚的书法还有伯夷叔齐墓碑狄梁公碑游青原山诗龙王庙记题中兴颂后等。其中《松风阁诗帖》被列入十大行书之列。《砥柱铭》卷在年6月的一次拍卖会上,以总成交价达到4.亿元,创下当时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