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庭坚,世人除了知道他是一个诗人,估计也认识得不多,毕竟在我们中国古代,诗人们数量很多,出名的也不少,但是我们的*庭坚的名气,在这个历史上,可以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有做过专门研究或者多留了几个心眼,可能还知道*庭坚是苏轼的得意门生,有的人可能还会知道*庭坚最后居住的一个地方在当初的蛮荒之地,现在的广西河池。
于是,有人就产生了疑问了,一个出生京城的文人,最后面为什么竟然落得个客死他乡的下场呢?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点。
我们在探讨他的身死异乡之前,我们需要先理一理*庭坚的生平。*庭坚跟大多数文人一样,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自己的天资聪颖,小小年纪就能出口成诗,一不留神就能写出个名篇,所以,这样聪明的小孩,在长大以后,理所应当的考中了科举,做了进士,在京城的官场拼出了一亩三分地儿,更值得一提的是,*庭坚的一生都是做官的,除了中间为亲人守孝三年的时间,一直到死他都是死在任上的官员。
我们细致的研究了一番,导致他客死他乡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因为他耿直的性格,不,应该说他实事求是的性格。在他守孝三年的孝期满了之后,朝廷又重新招纳他做了官,还是一个不小的官职,继续他守孝之前的神宗相关事情的编录工作,因为编录的工作人员不止他一个,在他核对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的编写,把神宗也就是当时的皇帝过度美化了,甚至还把皇帝给神化了,于是他就不开心了,愣是把那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都给改了过来。
于是,那些本就想捧皇帝,企图吸引皇帝注意的同事就不满了,我这么写连皇帝都同意了,你这个打工的意见怎么就那么大,大家都是打工的,人家想办法出人头地怎么着你了这是。这么一番同事之间的不满,就导致了我们老实巴交外加不能说谎的*庭坚就被孤立了,孤立了还不得,还被陷害,这些莫名其妙的同事还歪曲了事实,给*庭坚扣上了一个藐视皇威的罪名,向皇帝打了小报告。
而碰巧皇帝也不喜欢那么耿直的*庭坚,毕竟作为上天之子,他还是希望自己能有些与众不同,能够区别与其他人的东西,所以,在*庭坚的那些同事一上报*庭坚有些什么毛病的时候,他立马就相信了*庭坚的同事,而且还立马就对*庭坚进行了处理。
而且这个处理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贬官,于是,*庭坚的第一次遭受到贬官就是因为这个藐视皇威的理由,不过被贬的地方还不算太偏,但是,我们的*庭坚也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是继续自己的想法,在编撰这件事情上既然实事求是,不追捧也不贬低,完全是个老实人。
于是,皇帝和那些同事们又不高兴了,又被上报了一次,这一次就比较憋屈了,直接被贬到只有鸟拉
屎的苦寒之地,也就是大家口中经常说的蛮荒之地,我们南方的广西,如果能像柳宗元那样去到柳州的话,也不至于太偏,但是他被贬去的是河池的宜州,就连现在现代河池也是贫困市,跟何况是古代的时候呢。
被贬到广西河池的宜州没多久,*庭坚就因病而死在了任上。综上所述,这就是他客死他乡的原因了。